導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明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創新驅動的動力如何體現?怎樣更好地發揮創新的戰略支撐作用?本報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明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創新驅動的動力如何體現?怎樣更好地發揮創新的戰略支撐作用?本報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科技創新能力如何提高?
以人才為核心,強化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
近年來,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形成了跟跑和并跑并存、一些領域領跑的新格局。但與世界科技強國相比,我國科技基礎仍然薄弱,科技創新能力特別是原創能力還有很大差距,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萬勁波表示,十九大報告對于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都提出要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是創新的源頭,我們正站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風口上,要抓住這一戰略機遇期,健全基礎研究的支撐體系,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扎根中國創新發展的戰略需求,提出更多原創理論,做出更多原創發現,力爭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實現從跟蹤到引領的轉變。”
“要實現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就要加強和提高基礎研究水平。”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表示,我國對基礎研究的投入目前只有5%,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希望未來盡可能提高。
對于應用基礎研究,十九大報告提出要“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中國科學院理化所研究員、清華大學教授劉靜表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發生,以及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的形成,都源于前沿、關鍵和顛覆性技術的創立。這些技術將催生出一系列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國際科技發展的強勁動力和追求卓越的制高點,將有助于推動國家尖端科技水平的提高、全新工業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歸根到底是頂尖人才的競爭。”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研究員肖尤丹認為,強化基礎研究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才為核心。“無論是國家實驗室建設還是財政性科技投入,都必須服務人的需求、提高人的創新能力和素養,充分體現科研人員在基礎研究中的決定性價值。”
技術創新體系如何建設?
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支持
科研和經濟聯系不緊密、長期存在“兩張皮”現象。十九大報告強調了“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萬勁波認為,為了破解“兩張皮”,科技創新要服務于國家戰略需求、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只有建立起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才有利于實現科研與經濟社會發展無縫對接。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胡志堅分析,當前我國產學研離深度融合還存在很大差距,科研院所與企業的合作還有很多制度障礙,如科研人才的流動、科研成果的轉移轉化等。“這些問題都有賴于通過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來解決。”
萬勁波認為:“讓市場真正成為配置創新資源的決定性力量,讓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可建立起知識創新體系和技術創新體系更密切的聯系。將生產實踐中的科技創新需求及時反饋給大學和科研院所,有利于持續產出并迅速推廣新的科研成果,在創新創業實踐中培養和使用人才。”他還建議,應支持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型行業領軍企業強化應用基礎研究,有效吸納全球特別是國內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創新資源。
十九大報告還提出“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長徐旭東表示,許多科技型企業都是中小企業,具有很強的創新活力。在目前創新環境下,它們在研發投入、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都面臨風險,需要在資金和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
萬勁波表示,我國的創新主體呈現系統性、多樣性特征。既要支持“頂天立地”的大型創新領軍企業加強基礎前沿研究,也要鼓勵“鋪天蓋地”的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源源不斷地探索創新創業,主動試錯,這將大大提升創新創業的總體成功概率,促進重大創新和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
胡志堅告訴記者,當前中小企業創新面臨很多困難,如融資難、創新能力不足等,需要全方位的引導和支持。亟待建立健全科技金融服務體系,讓中小企業獲得更多的金融支持。萬勁波則建議探索“投貸聯動”融資支持模式,加大產學研創新聯盟和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支持大學、科研院所和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科技成果轉化如何促進?
科技體制改革和經濟社會領域改革同步發力,消除“孤島現象”
受訪專家普遍認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非常關鍵。
“科技成果轉化是一個打通‘創新鏈’的過程,歷經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技術開發、工程化、產業化不同階段,每個階段和接續環節都存在不同的運行規律、制約協同創新的瓶頸和要素配置的障礙。”萬勁波認為,要從科技體制改革和經濟社會領域改革兩個方面同步發力,消除科技創新中的“孤島現象”。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政策法規,大幅提高了科研人員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的收益比例,但仍然有不少束之高閣、“鎖”在實驗室的科技成果難以轉化。對此,萬勁波表示,要支持大學和科研機構發展創新型衍生公司,加強技術轉移及商業化能力建設。同時疏通金融進入實體經濟特別是創新型中小微企業的管道。他特別強調,從國際層面看,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將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從單向“引進”向雙向“引進與出口”轉變,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加強創新能力和技術轉移的開放合作。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近年來我國打擊仿冒侵權的力度逐年加大,但由于相關制度和法律法規不合理、不完善,知識產權保護依然不給力,創新型企業的合法權益很難得到有效保護。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韓秀成認為,當前我國在創新和知識產權文化環境方面還存在明顯短板。
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副秘書長馬秀山說,只有通過保護知識產權,激發社會創新活力,讓知識、技術、信息、數據等新生產要素合理流動、有效集聚,才能大限度地發揮其放大社會生產力的乘數效應,實現我國經濟轉型升級。“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細胞,勞動者是企業的分子。呵護企業的知識產權就是呵護勞動者的勞動和創造。”
(責任編輯:韓夢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