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創新型國家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河北是全國鋼鐵去產能的主戰場,新舊動能轉換任務很重。您在國家部委和深圳工作期間,對高新技術領域發展和創新方面,既有很多心得也有成功的實踐經驗,到河北工作后,您特別強調創新驅動發展問題。請問,河北在創新驅動發展方面是怎么考慮的,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許勤:創新是戰略之舉、強國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重視程度空前,推進力度空前。總書記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去年7月28日,總書記視察唐山時要求河北,要盡快走上創新驅動發展之路。今年1月24日,總書記視察張家口時強調,河北要樹立知難而上的必勝信念,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河北進一步創新發展、結構優化、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現階段,河北的產業結構偏重,創新能力不強,轉型升級任務艱巨。創新對河北來講尤為重要、尤為緊迫。
河北堅決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正確處理破和立、消和長的關系,堅持在破中立、在消中長,破和消就是去落后產能、去過剩產能,立就是立創新,長就是長新興產業、優質產業,以創新和轉型的增量來對沖去產能的減量和帶來的下行壓力,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
河北創新有差距,但更有基礎、有條件、有機遇。全省有120所高等院校、在校生118萬人,有107家國家駐冀和省屬科研機構。京津兩地共有146所高校、531家高端科研機構。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建設雄安新區、籌辦冬奧會等重大國家戰略,為河北帶來了創新驅動發展的空前機遇。
我們一定堅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創新作為未來一個時期重要的抓手,構建新時代河北的創新生態體系。一是抓創新能力建設。實施創新機構倍增計劃,到2020年,將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由現在的900家增長到1800家。同時,爭取國家實驗室、重大科學裝置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河北布局。二是抓企業創新。實施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雙倍增計劃,到2020年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增加到60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8萬到10萬家,加快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三是抓協同創新。抓區域協同,構建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抓縱向協同,促進中央、省、市級科研機構密切合作;抓橫向協同,大力構建科研機構、生產企業、金融機構、高等院校創新鏈條;抓開放協同,吸引國內外科研機構進入河北。同時科研和產業要形成互動,在信息網絡、大數據、生物技術等領域打造創新發展新優勢。四是抓區域創新。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把新區打造成創新發展示范區,加快發展石保廊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京南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環首都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帶,組織各市優化創新布局。五是抓創新人才支撐。實施人才興冀戰略,大力度引進符合我省轉型升級方向和創新需要的高層次人才、創新團隊,每年新建院士工作站30家。優化高校專業設置、學科建設,打造創新人才培育基地。六是抓創新環境建設。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優化政策性制度供給,優化科技資源配置,調動廣大科技人員積極性。出臺創新驅動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深化創新規劃研究,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全面釋放創新創業活力,實施眾創空間和科技企業孵化器倍增計劃,引入創新團隊和小微企業1萬家以上,把河北打造成創新藍海、創業沃土、創客樂園。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構建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科技創新、產業創新、金融創新、商務模式創新、管理創新等多領域互動、多要素聯動的創新生態體系,為建設新時代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強國目標作出河北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