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7日電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通報,對2016年落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度擴大總需求、促進創新驅動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取得明顯成效的26個省(區、市)、90個市(地、州、盟)、127個縣(市、區)予以表揚,并相應采取24條措施予以激勵支持。
通報要求,受到表揚激勵的地方要珍惜榮譽,發揚成績,再接再厲,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各地區、各部門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敢于擔當、主動作為,勇于創新、狠抓落實,扎實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此次通報表揚的地方名單共24組,具有較強的典型性和示范性。包括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和山西、山東、河南、重慶、陜西超額完成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目標任務量,工作成效總體較好;北京、上海、浙江、湖北、廣東在推動雙創政策落地、扶持雙創支撐平臺、構建雙創發展生態等方面大膽探索、勇于嘗試;安徽、湖北、廣西、重慶、四川、貴州、西藏、甘肅完成扶貧開發年度計劃、減貧成效顯著、綜合評價好;北京市西城區、天津市濱海新區、河北省石家莊市等20個市、縣(市、區)推動工商注冊制度便利化及時到位、落實事中事后監管等政策措施社會反映好;山西省呂梁市、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等30個市、縣(市、區)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成效明顯、社會資本參與度較高;福建省三明市、吉林省農安縣等40個縣(市、區)和試點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成效較為明顯。據統計,共有20個省(區、市)、19個市(州)以及12個縣(市、區)由于多項工作都做得好,受到兩項以上通報表揚。
通報顯示,為調動和激發地方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健全正向激勵機制,國務院對受表揚地方相應部署實施了24條激勵措施。其中,直接給予資金、土地指標獎勵的激勵措施5條。如對土地集約節約利用成效較好、閑置土地較少的每個市(盟)獎勵用地計劃指標5000畝,每個縣(市、區)獎勵1000畝;對財政管理工作完成情況較好的省(區、市)、計劃單列市所推薦的有關市(州)、縣(市、區),利用督查收回的專項轉移支付沉淀資金等,分別給予不低于2000萬元、1000萬元的獎勵。
在資金分配、項目布局等方面給予傾斜的激勵措施有10條。如對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較好的省(市),在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資金分配中的管理因素按滿分計算;對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成效明顯的市,在重大政策先行先試、重大產業布局和重大項目落地上予以傾斜。
在改革試點、功能區升級、融資發債等方面予以優先支持的激勵措施有8條。如對促進社會投資健康發展、企業債券發行、金融創新和風險防范等工作成效較明顯的市(州)、市轄區,在兩年之內對其行政區域內企業申請企業債券實行“直通車”機制;對積極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內外貿及外資工作成效明顯的省(區),優先支持其行政區域內經濟技術開發區擴區、調整區位或提前升級。此外,對落實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顯、典型經驗做法受到國務院督查表揚的地方,給予“免督查”的激勵措施。
國辦有關負責人介紹,24組表揚名單是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加大激勵支持力度的通知》要求,結合2016年國務院大督查、專項督查和部門日常督查情況,在綜合評價各地有關重點工作成效基礎上提出的。評審統籌考慮了東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差異等多方面因素,充分體現了向基層市縣傾斜的原則。有些部門還引入了第三方機構評估和專家聯合評審。
目前,各有關部門正在按照統一部署和要求,抓緊組織兌現對受表揚地方的激勵措施,確保落實到位、取得實效,切實發揮好激勵措施“四兩撥千斤”的政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