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省科技廳確定的“科技改革發展落實年”。我省科技工作目標是:企業創新主體快速成長,高新技術企業新增400家,總量超過24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新增1萬家,總量達到5.2萬家。園區平臺建設提檔升級,省級以上高新區、農業科技園區產業結構明顯優化,主要指標明顯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新增50個,總量達到460個。協同創新取得重大進展,京南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等協同創新平臺扎實起步,京津技術輸出成交額中河北占比增長12.5%。成果轉化能力顯著提升,全省技術合同交易額新增30億元,總額超過230億元;全年專利申請量增長10%,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3件。轉型升級動力明顯增強,取得一批關鍵技術成果,研發應用一批重大產品,培育壯大一批創新型產業集群,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19%。
落實科技改革,推進創新發展。全省各地迅速把創新發展理念轉化為工作的著力點,把創新驅動的頂層設計轉化為重點舉措,把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建設創新型河北的決定,以及“三個提升、兩個突破、一個確保”的奮斗目標和重點任務,轉化為具體行動。
石家莊: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做好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和認定工作,年內爭取180家企業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大力培育在關鍵技術、核心領域、戰略產業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型企業,形成一批在行業領域中具有龍頭地位的創新型企業;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計劃,推進苗圃工程、雛鷹工程、科技小巨人工程的開展,2017年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8500家;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知識產權企業、品牌、人才“三優”培育工程,全年培育貫標試點企業達到10家,專利保險投保企業達到15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重點專業市場達到13家。
支持與引領經濟轉型升級。圍繞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新能源等重點產業的技術領域,重點加強國家I類新藥等新制劑的研究與開發工作,抓好光電子、半導體照明、衛星導航等關鍵技術的攻關。培育省級農業科技園區1家,培育認定市級以上“星創天地”4家,培訓農民110萬人次。繼續支持大氣污染防治領域的技術創新工作,組織實施醫藥新產品開發18項以上,抓好節能減排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15項以上。
構建創新創業支撐平臺。支持和鼓勵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和發展,2017年培育認定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15家以上;依托高新區、科技企業孵化器、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建設一批新型眾創空間,2017年認定眾創空間20家;加快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加快高新區建設與發展。全力承辦好國家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協同創新工作大會。強化與北京的合作對接,重點打造中關村集成電路產業基地和高端裝備制造基地,啟動正定高新區中關村創新服務中心建設。制定出臺《石家莊市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評價考核辦法(試行)》,加強對高新區的考核,深入推進高新區改革發展。
唐山:加快創新型唐山建設
2017年,唐山市將堅持以創新型唐山建設為總攬,努力推進“科技服務體系做全做優、科技型企業做大做強、成果轉移轉化項目做精做實”,以科技創新服務轉型升級和民生發展。
加快科技服務體系建設。按照擬定的17個文件目錄,抓緊文件起草,力爭盡快出臺。加強政策宣傳培訓,支持企業用足用好既有科技政策。探索建立與北京相統一的支持政策。
加強科技創新主體培育。采取對初創期以加強孵化培育為主、對成長期以科技金融支持為主、對小巨人企業以平臺建設帶動為主、對擬上市企業以強化融資服務為主,分類幫扶,加快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倍增和質量效益快速提升。培育建設一批服務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
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積極搭建京津冀協同創新平臺,建立長效的協同創新機制,加強科技招商,重點引進京津等地科技成果唐山落地,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招商成果轉化項目。
廊坊:突出科技領引 建設創新廊坊
2017年,突出抓好“一三四三”重點任務:
“一”是聚焦一個創新目標。把科技領引作為推動發展的動力,搶抓機遇、先行先試、補齊短板、趕超跨越,在全省率先建成國家創新型城市。
“三”是壯大三大創新主體。壯大高新技術企業。2017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0家,總數達到260家。壯大科技型中小企業。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1300家,總數達到5600家。壯大高層次人才團隊,新建院士工作站3家,培育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12家。
“四”是構筑四大創新平臺。構筑協同創新戰略平臺、高新區承載平臺、創新創業平臺、科技金融平臺。設立1-2支規模不低于2億元的創業基金。選擇3-5個縣(市、區),建立縣級創業投資基金,每只基金規模不低于1億元。
“三”是提升三大創新能力。提升區域創新能力、產業創新能力、企業創新能力。2017年,新增市級以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10家,總數超過16家;新建100家市級企業研發平臺,總數達到453家;全市規上工業企業R&D投入占全社會R&D投入達63%以上。
保定:以協同創新推動協同發展
2017年,保定市將堅決落實全省科技創新大會提出的目標任務,按照全省科技創新工作要點部署,以建設“創新驅動經濟強市”為總目標,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主攻方向,以提升核心創新能力為根本動能,以構建創新型生態體系為重要支撐,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加強京津保科技合作,爭當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的排頭兵,按照“三服務、三力爭”(服務創新、服務協同、服務發展,力爭主動、力爭作為、力爭項目)的總體工作思路,努力施市場主體培育工程,打好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硬仗;實施創新平臺壯大工程,打好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硬仗;實施協同創新工程,打好京津保率先聯動發展的硬仗;實施知識產權強市工程,打好創新主體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的硬仗;實施新型創新主體提升工程,打好創客之城建設的硬仗;實施創新人才引進工程,打好人才立市的硬仗。
秦皇島:實施 “八大科技創新工程”
實施科技企業成長工程,力爭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600家、新增科技小巨人企業30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0家。實施創新能力躍升工程,新增市級以上各類研發平臺20家以上,組織實施科技專項計劃500項以上。實施創業孵化能力提升工程,新增市級以上眾創空間3家、創業導師達到200人,力爭新增1家進入國家級孵化器行列。實施科技園區壯大工程,推動秦皇島高新區由目前的5. 63平方公里達到57.26平方公里,支持海港區建設省級創新型園區,昌黎、開發區、北戴河新區等縣區統籌做好科技小鎮建設規劃,努力形成創新創業“微中心”;新增市級以上農業科技園區10家。實施科技服務深化工程,進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員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勵科技特派員創業基地建設及大學生科技特派員創業活動,推動科技特派員工作縱深發展。實施專利導航工程,新增知識產權優勢和示范企業2到3家,舉辦專利、技術市場等方面培訓會、對接會3場以上;推進專利權質押貸款,促成專利質押貸款企業2家以上、專利保險企業3家以上、專利權入股2家以上。實施京津秦協同創新推進工程。支持中關村海淀園秦皇島分園、秦皇島(中科院)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基地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京河科學技術研究院產業園、天津大學環保科技產業園和北京化工大學環渤海生物研究院產業園建設步伐。實施創新創業環境優化工程,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社會環境。
衡水: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支撐引領經濟發展
推動企業深化與京津“國字號”科研院所的合作,積極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合作的協同創新平臺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擇機開展2017京津科技成果項目發布會和技術對接活動。重點依托衡水高新區“藍火計劃”衡水基地、京津冀創客聯盟,推動京津科研成果在衡水優先轉化。鼓勵優勢企業聯合京津企業、科研院所等機構打造創新戰略聯盟,共同承擔省以上重大科研課題,共建科技研發中心。以打造戰略標志性創新平臺為目標,積極完善衡水市、桃城等5家高新區承接功能,有計劃、有針對性地整體引進高新企業,集聚創新要素,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把衡水高新區作為創新發展的“主陣地”,主動出擊,對接京津智庫和國內高端科研資源,打造衡水“科技谷”,積極創建國家級高新區。
承德:強化創新驅動激活內生動力
大力實施“產業轉型升級工程”。重點圍繞釩鈦新材料、綠色大數據、生態環保、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清潔能源、大健康、文化創意等重點領域申報、實施一批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示范項目,力求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開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戰略產品。2017年,組織申報實施“智能化汽車制造總裝裝備”等一批省級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力爭組織實施省級以上創新項目40項以上,市級科技項目30項以上。
大力實施“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工程”。啟動爭創國家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和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作,推進“國家級釩鈦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爭創工作,力爭更多國家級創新平臺落戶承德。以加快建設承德·中關村協同創新中心為核心,加快推進承德科技成果轉化承接區(基地、平臺)建設,力爭將承接區建成吸引京津科技資源、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區域性重大協同創新平臺。
大力實施“京津冀協同創新工程”。積極與清華大學、中科院北京分院等高校、院所及京津企業合作,共建院士工作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創新平臺,增強產業承載能力和創新要素聚合能力。與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科院北京分院等高校院所形成較為穩定的合作機制。重點組織1-2次清華大學、中科院專家承德行活動,力爭確定一批合作企業及合作項目。深化與北京市科委的合作,繼續推進共建項目實施。
張家口:搶抓“三大”歷史機遇
2017年新增特色農業產業研究院2家,新增省級農業園區2家。培育一批創新主體。大力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雙倍增、高新技術企業雙提升行動,推動全市高科技企業裂變式增長。年內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1600家。
高水平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謀劃建立京津冀協同發展張家口試驗區。謀劃將本市橋東區、橋西區、經開區、萬全區、崇禮區、下花園區、宣化區和環首都的懷來縣、赤城縣、涿鹿縣劃定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張家口試驗區的核心區域。并按照“合作共建,先行先試,產業互動,協同發展”的原則,依托京津產業資源和創新平臺,制定出臺產業發展、人才吸引、土地金融、要素配置、公共服務、稅收等優惠政策措施,開展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
高起點啟動科技冬奧行動計劃。年內力爭促成北京市科委、河北省科技廳、張家口市人民政府三方簽署科技冬奧合作協議,建立科技冬奧協調聯動機制,建設科技冬奧示范工程,集中各方科技創新資源,調動產學研各方力量,打造科技創新合力。
高標準支撐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大力支持沽源風電制氫、河北建工學院風電供暖、奧運光伏廊道、多能互補、“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智能微網、柔性直流、全市首個被動式超低能耗示范工程——“紫金灣小區”棚戶區改造項目等一批示范性工程建設,推進全球能源互聯網張家口創新示范區建設。積極支持沃爾沃汽車制造開發新能源汽車產品。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高端裝備產業。圍繞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大力支持特變電工張家口新能源有限公司、金風科技等龍頭企業開展可再生能源自主裝備開發與產業化,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高端裝備產業。
滄州:助推創新驅動經濟強市建設
今年,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重點抓“提質、提效”,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0000家,科技小巨人企業達到361家。培育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全市累計認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60家。推進企業研發機構、眾創空間(星創天地)、園區(基地)建設。年內新建各類省級創新平臺19家,認定市級以上眾創空間(星創天地)66家。重點推進京南(任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建設,打造G45科技走廊南大門,成為對接京津橋頭堡。推進滄州創新發展示范區建設,突出抓好電子信息和高端裝備的示范應用。推進科技大市場建設,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8億元。加強知識產權運營和保護。年內新增培育知識產權優勢企業20家,培育河北省優秀專利品牌產品20個。加強院校、科研單位成果轉化,轉化科技成果40項以上。圍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培育新興產業,在高端裝備制造、現代信息技術、激光裝備、汽車、石化加工、新材料、節能環保、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謀劃一批重大科技項目,爭取國家、省科技項目50項以上。積極探索科技投融資平臺建設的途徑,加快發展科技金融機構,支持科技支行、科技擔保機構、科技創業投資機構、科技保險機構建設。
制定創建國家創新城市2017年實施方案,重點抓好列入省級試點的任丘市、3個科技小鎮和滄州創新發展示范區建設工作。
邯鄲:樹立新理念 培育新動能
2017年邯鄲市將圍繞“推動建設創新型邯鄲,走好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新路”總體目標,緊盯“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等三大經濟指標,推動全市科技創新工作實現新的突破。
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計劃。新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1000家以上,科技小巨人企業90家以上,爭創省級創新型企業5家以上。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后備培育計劃,入庫企業200家以上,新認定高企60家以上。三是實施企業研發機構升級計劃,新登記備案企業研發機構200家,支持20家骨干企業建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支持1 0家行業優勢企業創建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產業技術研究院。
加快實施一批重點科技創新專項。建立常態化機制,爭取一批國家、省級以上重點項目和政策支持,組織實施市級重大科技創新項目30項,提升產業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以抓好邯鄲現代裝備制造國家級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建設為重點,引領省級現代煤化工創新型產業集群,新材料、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市級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抓好成安、曲周、肥鄉3個“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重點縣項目實施。
積極爭創國家級高新區,推進基礎較好的工業園區向省級高新區轉型升級,爭創省級農業科技園區5個以上。推進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培育城市和專利保險試點城市建設,加大對專利申請、維護和產業化等工作的支持力度,打造專利保險“邯鄲模式”,完成專利權質押貸款8000萬元。
強力招引重大科技招商項目。加強與京津、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央企、上市公司、全國500強企業的對接,推進曲周-首農食品產業園、意中產業園建設。強力引進和培養高層次人才。加強與科技部人才中心、中國青年海歸協會、中國留學生創業園聯盟對接,引進一批帶技術、帶成果、帶項目的高層次產業創新團隊。強力引進京津高端科技成果。加快推進北大邯鄲創新研究院、中科院邯鄲創新園、北科院邯鄲分院等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基地建設,吸引京津高校、科研單位科技人員和創新團隊來邯轉化科技成果。
邢臺:強化創新驅動 引領轉型升級
2017年,邢臺市科技工作將圍繞建設創新型邢臺推動創新驅動發展,聚焦創新瓶頸和短板,進一步整合資源、匯聚合力、優化環境,著力打造全市科技創新的新優勢、新特色和新亮點。
把科技招商作為全局的中心工作,以促進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為核心任務,以引進高科技投資項目、高科技合作項目、高層次科技人才、高水平研發機構為重點,瞄準戰略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突出產業招商、園區招商和產業鏈延伸配套招商。制定并實施科技推動園區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推進創新型“區中園”建設,引導每個開發區依托主導產業設立一個高新技術產業園,享受高新技術園區各項優惠政策,大力集聚創新要素,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針對3家省級高新區基礎薄弱的現狀,著力培育壯大園區創新主體,加快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突出精準對接,加快推進巨鹿中車科技等2家院士工作站建設,著力引進一批專業團隊、科研成果和高科技項目。出臺《邢臺市市級產業研究院建設指導意見》,對河北(邢臺)北斗衛星導航、任縣機械、巨鹿新能源、南宮紡織、邢臺縣現代農業等產業加強調研謀劃指導,建設市級產業研究院。重點推動基礎條件較好的臨城泵業等區域特色產業技術研究院晉升省級研究院。依托博創科技企業孵化器和駿伯眾創空間,加快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建設,重點推動邢臺市級知識產權交易平臺、邢臺市科技信息綜合服務平臺、邢臺市大型儀器共享平臺建設。以規模做大、實力做強、結構做優為目標,力爭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1000家,總數達到5000家;“小巨人”企業新增40家,總數達到200家。篩選100家研發能力較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成長性較好、符合高新技術八大領域的企業,建立高新技術企業重點培育庫。在專利申報、項目建設、產學研合作、科技管理制度建設等方面加強服務,引導其強化優勢加快轉型。力爭年內新增高企50家,總數達到18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