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來這里創業的年輕人準備了6000人的免費床位,但現在已經很緊張了。”創客宿舍作為創業企業的配套之一,成都菁蓉鎮負責招商引資的王維,在2017年年過后一直為引進人才的住宿問題而絞盡腦汁。
但在兩年之前,這里閑置的大量宿舍樓,同樣讓當地政府的管理者絞盡腦汁:如何去庫存才是大的困難。
這是距離成都市中心約30公里的一個小鎮。如今走在街上,一幢幢創業大廈懸掛著五顏六色的招牌,各路創客熙熙攘攘,濃厚的創業氛圍和前幾年人氣不佳的場景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從2015年初開始,這個原名為源鎮的地方就發生了蛻變,如今已經成為成都“雙創”的一張新名片-創客小鎮“菁蓉鎮”。
“全球創新中心西部中心、中美技術轉移中心、中美雙創孵化器都相繼落戶菁蓉鎮。”作為全國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其管委會投資促進部王維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截至目前,該鎮已經形成75萬平方米的創客空間,聚集了創客一萬多人,這已經超過了當地的居民數量。
不僅如此,按照日前成都發布的《關于扶持郫都區菁蓉鎮雙創示范基地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將努力將郫都區菁蓉鎮打造成為具有國際水準的創客小鎮。正如李克強總理去年6月視察時所評價的:“空置宿舍巧變創客空間,好比新經濟借殼傳統產業上市。”菁蓉鎮已探尋出一條新型“雙創”路徑。
“雙創”激活閑置資產
“作為為勞動密集型行業配套興建的產業新城,這里的配套能力已達到10萬人以上。”郫都區相關負責人毫不諱言地表示,因為勞動密集型企業自身產能的變化以及智能化設備的運用,菁蓉鎮的人氣從10萬多人降低到后來的不超過兩萬人,再后來就剩下當地拆遷安置的一萬人左右的居民。
由此,隨之帶來的結果是閑置了超過100萬平方米的樓宇面積以及眾多其他配套設施。
為此,郫都區想盡了很多辦法,包括引入職業學校、教育培訓機構、其他商業等,但是沒有產業的支撐,消化能力非常有限,這個小鎮只能是日漸冷清。許多當地居民為先前產業工人們開設的餐館、網吧、茶坊等不得不相繼關門,沒人能想到這座因傳統產業升級而幾乎人去樓空的小鎮會獲得第二次生命。
契機,來源于2015年開始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潮的到來,成都堅持把創新驅動作為城市面向未來的核心戰略和轉型發展的動力,著力打通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和軍民深度融合創新通道。
作為中國豆瓣之鄉的郫都區,敏銳地捕捉到“雙創”帶給德源鎮的機遇:郫都區有19所大專院校、常年近30萬名在校大學生,是包括一圈層在內的成都市較大的高校資源集中地之一。
“將這些優勢科教資源與德源鎮的閑置樓宇資源以及區位優勢結合起來,是實現德源鎮完美轉型的升級之道。”上述郫都區負責人介紹,由此在2015年年中這里更名為菁蓉鎮,而郫縣也在今年正式更名為郫都區,“雙創”讓這個產業空心化小鎮涅槃式升華。
2015年以來,郫都區先后出臺了《郫縣科技創業天使投資基金暨種子基金管理暫行辦法》《郫縣鼓勵大學生到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業意見的實施導則》《創業天府·郫縣行動計劃優惠政策》等一系列創新扶持政策。“我們去年底出臺的《聚焦菁蓉鎮打造雙創高地若干政策》,則是系列雙創政策的2.0版。”王維介紹,一系列的探索性動作,已然讓菁蓉鎮產生了巨大的聚集效應。
截至目前,郫都區“菁蓉鎮”已與電子科大、西南交大等13所高校簽訂校地共建大學生創業園區合作協議,“雙創”讓創業者迅速在這里匯集。
國際化雙創視野
“今年底將從實驗室升級為研究中心,并在兩三年內升級為研究所。”該公司企劃總監周恒介紹說,公司相繼獲得鹍遠基金總計1500萬元的天使投資,根據研發進度,未來三年內業績將實現爆發式的增長。
“尤其是全球創新中心西部中心、中美技術轉移中心、中美雙創孵化器在今年相繼落戶,使得菁蓉鎮的雙創與國際化接軌,更有利于創新創業要素的流動。”王維表示。
為打造全球影響力創業小鎮,郫都區堅持將“菁蓉鎮”的發展視野放到國際化背景下,從2015年開始,在提振“菁蓉鎮”的平臺效應上一直不遺余力。“尤其2016年以來成功舉辦了2017SWC創業世界杯中國區總決賽、菁蓉創業運動會暨黑馬運動會等具有國際水準的雙創論壇、賽事活動200余場。”該基地管委會宣傳部負責人介紹。
由此,菁蓉鎮的平臺效應日益凸顯:2016年1月,建筑面積約為4700平方米的硅谷樓正式揭牌,成都和煌吉普斯能源科技、餌光美容儀、科樂得技術有限公司等首次7個海外歸國人才的高科技創新創業項目宣告正式入駐;2016年12月,四川瑞邦華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英國沃頓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等三家企業則入駐菁蓉鎮成都軍民融合雙創科技中心。
“這里一切從零開始,在頂層設計上更容易以國際化的視野來推動創新創業。”成都軍民融合雙創科技中心楊習章表示,軍民融合難突破的就是機制障礙,成都在這一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和實踐。“軍民融合需要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深度融合和全面融合。菁蓉鎮在軍民融合領域做出了更多的創新和突破。”
創新驅動產業集群
“我們選擇菁蓉小鎮的原因除了一些硬件方面的優惠之外,還看重入駐基地提供的一些行業內部有針對性的指導,比如雙創指數。這對于我們創業型企業而言非常有價值。”供職成都尋道科技有限公司的彭娟說。該公司2015年底入駐菁蓉小鎮國信優易公司大數據創新創業(成都)基地。
根據規劃,到2020年,包括成都大數據交易中心等業態在內的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產業(成都)基地在菁蓉鎮基本建成,并將成為西部地區重要的、全國有影響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基地目前有十幾家大數據相關企業入駐,我們專注于大數據在教育方面的運用,有的公司主攻大數據在安全領域的應用,大家在一個基地工作,相互之間也會有一些啟發。”彭娟談道。尋道科技公司于2014年創建,如今已經獲得5000萬元人民幣的天使投資。
“互聯網+時代,要避免低端化發展,將新技術、新思維、新模式運用到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上,同時更要注重新興產業的引進和發展。”王維表示,菁蓉鎮有嚴格的產業引進規劃,不會“撿到籃子都是菜”,目前主要集中在大數據、無人機、新材料、生物醫療、VR/AR技術等新興產業,已經引入的項目多達1300余個。
為此,郫都區還制定具體實現目標:到2018年,郫都區將建成創新創業園區120萬平方米,聚集創新創業人才3——4萬人,引進2000家以上創新創業企業、500家以上基金及投資機構在郫都區注冊,孵化100家規模以上科技企業項目落地建設,培育上市創業企業10家以上。
如今,菁蓉鎮已然成為國務院首批17個雙創區域示范基地之一,也是全國首個大學生創業示范園、首批中國特色小鎮。在成都市國家中心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年)中,明確將郫都區定位為“電子信息和雙創產業基地、國際化都市新區”。由此,菁蓉鎮再獲政策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