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創業創新哪里強?在中國創業地圖中,三大創新創業城市梯隊呈現什么特點和趨勢?各個地區的創業融資有何差異?
創業創新哪里強?在中國創業地圖中,三大創新創業城市梯隊呈現什么特點和趨勢?各個地區的創業融資有何差異?
創新創業在全球具有普遍性的巨大魅力,它成為了各個經濟中心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的“不二法寶”,也是提升城市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引擎。從美國的硅谷、紐約,到英國的倫敦、歐洲大陸的柏林、巴黎,再到中東的特拉維夫、東南亞的新加坡、東亞的首爾等,各個創業創新中心都有其獨特的產業優勢和特點,并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而在中國,有數據顯示,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下,民眾對創業創新的意愿趕超了英美日韓,85%的受訪者對創新創業表現出強烈的意愿。從2012年——2015年間,新成立的創業公司逐年攀升,中國版圖上形成了三大創新創業的城市梯隊。
創業創新哪里強?三大梯隊呈現什么特點和趨勢?各個地區的創業融資有何差異?證券時報·創業資本匯(ID:chuangyzbh)記者梳理發現,北京上海深圳為創業創新的“高發地帶”,而浙江、江蘇及中部的重慶、四川也開始緊隨其后,但在創業領域上各有側重,創業融資上卻呈現“南溫北熱”的格局。
地域分布:近七成
創業公司扎堆北上深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下,各地政府積極響應并出臺了一系列創業創新的補貼措施,從政策到資金到場地全方位對創新創業予以支持,各地創業者便在近幾年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直到2015年,創業浪潮達到了巔峰。
騰訊研究院發布的《2016創新創業白皮書》顯示,有85%的受訪者對創業表現出強烈的意愿,該比例超英美日韓,位居全球。而在中國創新創業先鋒城市指數排名中,創新創業呈現出三個明顯的梯隊:梯隊是北京、上海、深圳,這三個城市聚集了中國近七成的創業企業,而在這三個城市中,北京的創業者又遠超上海和深圳,而緊隨其后的城市也被深圳遠遠地甩在身后。有分析認為,排名前三的城市發展水平和潛力內部差距較小,但與其他城市差距較大,因而能當之無愧地位列梯隊。
第二梯隊是廣州、杭州、成都、重慶、天津、南京、武漢。記者發現,這七個城市在近兩年的創業熱情升溫尤其明顯,且對創業創新的支持都下了“重本”,創業利好政策也不斷出臺。這些城市雖然未能進入前三,但發展潛力巨大,并各自依據其區位特點和優勢資源走出了適合自身發展的特色發展道路。
第三梯隊是福州、廈門、西安、長沙、青島等城市。這些城市創新創業發展水平較低,與二梯隊城市相比,經濟基礎和資源優勢(2093.825, -28.46, -1.34%)相對薄弱,還處在雙創探索期,有待進一步確定具有獨特競爭力的突破點和增長點。但與此同時,不能忽視的是,在第三梯隊中,還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黑馬城市”,通過在特定產業上的深度布局,未來也有望成為獨具特色的創業亮點城市,例如福州大力發展VR產業,貴陽大力推動大數據等等。
IT桔子統計數據顯示,從2012年到2015年,中國創業企業的數量逐漸增加,尤其在2014年和2015年集中爆發,2015年的創業企業數量幾乎是2012年的兩倍。但是,數據也顯示,2016年新成立的創業企業卻不到2015年的四分之一,創業熱潮在經歷了持續走高并達到巔峰后遇冷。
創業風格:創業氛圍
越往南越務實
IT桔子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新成立的創業公司所屬行業中,企業服務、電子商務、文化娛樂、金融、本地生活位列前五名,其中文化娛樂行業的排名較2015年有所提升,借助直播、IP等熱潮,上升至第三位。與此同時,2016年本地生活類創業則因O2O模式公司頻頻遭遇關停倒閉風波而呈現出下滑趨勢。
盡管創業者喜歡扎堆北上深,但三地的創業風格迥異,資本對待三地創業項目的態度也各不相同。深圳市東方富海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總監劉韜告訴記者:“深圳的創業團隊更加務實一點,北京的創業團隊更懂包裝和營銷。”在劉韜接觸的項目中,北京的創業團隊很懂得利用各種渠道包裝和推廣自己的創業項目,由此帶來的品牌溢價也推高了項目的估值。“同樣的產品做到同一個階段,北京的團隊要價更高一些。而深圳的創業者比較務實,埋頭鉆研產品,不善于宣傳自己,在公眾中的曝光率就比較低。”
南下“淘寶”的創投人士許劍也有同感,“很多北京的創業團隊往往是拿著一個包裝好的概念或想法來融資,沒有實實在在的產品,而深圳的創業項目則相反,有產品、有技術、有數據,甚至積累了一定的用戶量,這無疑成了北京創投眼中的‘香餑餑’。”許劍告訴記者,這是她和她的同行們南下的原因,據她了解,已經有三四家北京創投機構來深圳開拓市場了,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目標和定位也會更加豐富多元。“北京的創業泡沫很大,特別是O2O和汽車后市場領域。”
而介乎于北京和深圳的上海,創業氛圍除了“務實”還多了一分“商務”。根據IT桔子的公開數據,在上海的企業服務類創業公司有443家,占所有項目的12%,略高于全國11%的比例。這些項目包括了產業鏈的互聯網化、云計算等基礎服務,以及幫助提升企業效率的管理協作工具和招聘平臺等等。
在創業者小凌看來,上海是介乎于北京和深圳兩種氛圍之間的城市,專業理性又兼有一些情懷,風格比較西化,非常精于計算且非常商務,這或許與上海有很多外資企業有關。“上海或杭州,創業者一般有一定的經濟實力,至少外表看上去是衣食無憂的。”
未來趨勢:二三線城市
創業創新正在“萌芽”
隨著部分二線城市創業環境的逐漸優化,部分創業團隊開始選擇往成都、杭州、廈門等地發展,或是把項目的開發部門遷往這些地方。“我個人挺看好成都、重慶那邊,那些地方生活成本低,周邊的產業資源也不錯,關鍵是人力成本比深圳低一倍。”創展谷創始合伙人程紅紅說。
在“2015年中國大陸城市宜創業城市排行榜”中,成都、西安、杭州等二線城市均入圍前十名,且緊逼深圳。“內地不少城市對創業者的吸引政策越來越強。”松禾資本投資總監郭琤琤說,盡管目前數據上依然是北上廣深的創業環境為突出,但是部分二線城市如杭州、廈門,因為有像阿里巴巴、美圖秀秀這樣的龍頭企業帶動,形成了一定的人才聚集效應,創業團隊只要抓住了機會也會發展得很好。
另據記者了解,位于第二、三梯隊的城市,創業創新的苗頭也開始悄然萌生,甚至趨向蓬勃發展。比如,在石家莊的一些大學里已經開設了創業課程,城市里也有了大小不一的眾創空間上百家;在武漢,政府大力扶持創新創業,尤其對大學生創業給予全方位支持和幫助;在長沙,校園里有許多激情洋溢的創業者,本地的自媒體聯盟也不少,其中湖南湘郵科技(30.700, 0.35, 1.15%)股份有限公司內部就孵化了不少創業公司。
但是,總體來說,非一線城市的創業者往往面臨缺資本、缺信息、缺資源等問題,盡管部分二線城市的眾創空間遍地開花、部分城市的餐飲創業盛行、部分城市技術性創業頗受政府支持,但是創業者缺乏專業人士的引導和幫助,因此盡管有好的項目多流向一線城市。但有分析指出, 其實二三線城市具有廣闊的市場和無限的潛力,尤其是在一線城市一片紅海的情況之下,但面對二三線城市的弊端,這需要創業者選擇更加靈活的創業方式,由點深入,將某一小領域做深做實,以小博大,避免過度鋪面造成以卵擊石的情況。
(責任編輯:羅曉燕)